全局工作

全局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局工作 >> 正文

忻州师范学院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学院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注重内涵、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的发展思路,夯实办学基础,树牢“五个理念”,着力抓好“七个坚持”、实施“八大工程”,为实现“两突破一增强”开好局、起好步。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全力以赴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健全和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统筹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完成“十三五”规划中五分之三以上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强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出台学院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分解清单,明确时限责任,确保重点任务逐项落实到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学院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制定学院2018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抓好育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制定2017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对照整改清单,分解责任、明确期限,责任到人,立行立改。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完善学院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整理形成学院第四次党代会材料汇编。巩固脱贫成果,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工作落实。

2.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制定学院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和常委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会前沟通制度,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合力。修订学院系(部)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学院党委班子成员联系系(部)党总支、师生党支部制度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落实《学术委员会章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教学督导委员会章程》,努力发挥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在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作用。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教代会、统战和离退休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落实《共青团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梯队建设,选拔院团委挂职、兼职副书记,筹备召开第二次团代会。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普及工作,坚持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依法治校中的作用。

3.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学院领导班子5年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完善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和任期制度,逐步稳妥消化校内聘任不占职数干部。科学规范设置科级机构和职数,做好科级干部调配选任工作。推行系(部)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抓好专职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和新党员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健全干部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处级干部审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外出报备、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工作制度的落实。以大力引进博士为突破口,强化责任落实,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发挥系部、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2018年“党建质量年”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对标争先”计划。落实《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贯彻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的配套措施。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工作,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推动“三基建设”落地生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修订并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试行)》,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制定系(部)党总支领导班子成员经常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师生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党支部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具有教学系部、职能处室特点的基层党建品牌。完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不断强化二级党组织和书记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的意识,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使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加强基层党建的经费保障,健全完善下拨党费使用管理制度。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干部和优秀党员。组织开展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慰问帮扶活动。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5.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学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建立院、系(部)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注重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把好党员“入口”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培训。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动权

6.加强理论学习与宣传。坚持两级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定学院2018年党委(总支)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2018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计划、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实施方案,对全院教职员工进行培训,抓好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组织学习贯彻、广泛宣传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分解目标,全面落实。落实学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加强对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效对策措施。从严加强课堂教学、社科论坛、网络等阵地建设与管理。落实学院《新闻宣传报道管理办法》《校园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各类新闻信息和宣传报道,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

7.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中共忻州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院党字〔2017〕56号),统筹推进“十大育人工程”,持续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一体化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实《党政领导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方案》,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培训、进教材、进课堂、进读本“五进”工作;出台《忻州师范学院辅导员管理实施细则》,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学院学生管理行为,维护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8.加强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管理办法》,,将本届考核验收工作纳入各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各类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体,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良好平台。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加强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高雅艺术和廉政文化进校园。

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新生态

9.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学习贯彻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省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推进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懒散慢等问题。制定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紧盯“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定期听取纪委工作汇报。召开全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召开全院教育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整治,不断增强师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开展纪律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10.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党章执行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二级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案件、腐败案件以及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

五、全面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

11.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紧紧围绕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为走好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开好局、起好步。落实“国发〔2017〕42号”“晋发〔2017〕49号”文精神,与天津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力争在具体合作事宜上实现突破,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深化以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全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在加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长效机制、内涵质量、理论研究、安全责任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使“行知思想”在全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大对影响学院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和提炼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的鲜活案例。

12.统筹协调做好招生工作。按照“规模结构最优化,质量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科学编制招生计划,优化调整生源布局。借助大型活动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做好2018年招生宣传工作。大力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规范报到程序和办法,努力提高新生报到率,力争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双提升。

13.统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学费标准调整工作,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坚持财务预算向教学倾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合理编制年度财务预算。严格支出进度管理,积极完成年度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特别是支付环节上的内控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规范设备采购,提高办学资源的共享率。加强经费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大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力度,努力使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基本办学条件有明显改善,确保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4.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各中层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及学院重点项目与重要环节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学院银行贷款、政府债券和基建欠款等资金运行情况,摸清管理监督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建立健全学院内部控制有效机制。进一步做好学院基础工作目录,系统梳理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效能建设,持续推动学院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完成各类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上线试运行网上办公(OA)系统,实现四校区网络互连,完善师生互动平台,简化师生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升级财务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预决算、收入支出、收费等信息公开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推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15.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以“创建卫生学院,打造文明校园”为目标,配合忻州市政府做好“五城联创”工作,稳步推进各校区的硬化、美化、绿化、综合提升等工程;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做好健康教育、新生入学体检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结核病、艾滋病防控工作,不断完善校内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和疫情的防控措施;重点做好学生食堂、医疗卫生、水暖电气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等工作,做好集中供暖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实施城市自来水入网工程,为教学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根据上级政策规定,为教职工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和省里政策性增加的工资、津贴。做好在编教职工、离退休人员体检工作,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16.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水、暖、电、气、油、办公耗材、实验材料等节约为重点,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出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时间按要求完成公务用车改革。严格食堂管理,加大食品原材料采购和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六、全力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17.举全院之力,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审核评估是我院2018年各项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各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学院安排,做好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和支撑材料整理工作,做好教学档案资料、专家案头材料整理和规范管理工作,做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做好审核评估宣传工作,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审核评估接待工作,做好审核评估有关事项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好与审核评估有关的其他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成绩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18.着力推进专业建设。全面落实“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分层次实施“专业提升计划”。在总结“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制定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和我省对师范院校的支持。按照国家和山西省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我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各项工作。

19.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依托,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纽带,推动课程群建设;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力度,遴选30门课程开展示范性课堂教学改革;加大对慕课、微课等的建设和应用,着力构建可推广复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引入网络课程,开展“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力争申报成功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0个院级教学改革项目。

21.加强实验室和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建成1-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1-2个院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申报成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大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周”和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加强学生科技实践项目的指导和管理,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争取产出更多更优的实践教学成果。

22.扎实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并落实《“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科教学工作规程》和《课堂教学建设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着力打造“名师课堂、明星课堂、新秀课堂”。

2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调研论证,出台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举办“教师教育”“五台山旅游”创新实验班和“创梦时态”创新创业班。

24.强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科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狠抓常规教学管理,不断夯实本科教学基础。扎实构建运行有效、反馈及时准确的院系(部)两级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重点建立院系两级教学各环节质量保障和监控运行机制,健全运行有效、反馈及时准确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25.做好成人教育和电大教学工作。继续加强成人函授、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继续教育的招生宣传力度,努力破解招生滑坡难题。抓好成人函授和四川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积极申报国培计划项目,认真完成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做好开放教育教务、考试等工作;组织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开班仪式和在线考试;做好全国高校部分网络院校公共课统一考试的组织工作。

26.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进一步牢固树立“就业服务、人才品牌、学院形象”工作理念,做好日常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完成年度毕业生质量报告与往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办好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平安、顺利离校。做好项目就业工作,鼓励毕业生积极响应应征入伍的政策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面向重点领域和基层多元化就业,力争毕业生择业期内就业率维持在90%左右。扎实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提升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创业培训课》各项工作,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化就业创业和职业指导教师。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27.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贯彻落实学院《关于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学生心理测查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工作。落实系部学生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严肃校纪校规。修订完善各类评优评奖办法,完善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资助制度。加强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和发挥评奖、评优、资助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加强资助的事中、事后管理和监督,完善资助的制度细化和责任落实,提高精准资助管理水平。完善勤工助学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学生军训工作,完善学院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技能训练。

28.继续做好文明校园建设。做好德育劳动课、阳光体育运动等工作,举办第16届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21届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2018年全省校园足球联赛。配合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活动。坚定文化自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做好第21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

29.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项目。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合作交流,加大青年教师出国培养的力度。提升外事工作服务效率,加强外事制度建设和外籍教师管理,吸引更多外国专家来我院参与教育教学,促进外籍教师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的提高。

30.深化附中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手段现代化力度,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附中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实习承载能力和实习质量。作为省级示范中学要不断提升服务与引领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的理论话语权、实践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努力打造学院一流实习实践基地和山西一流中学。

七、持续推进实施“1331工程”,着力提升科研水平

31.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系部科研目标责任考核和教师个人科研工作量考核,修订并出台《忻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保障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和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评价等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推行中期考核制度,对院级层面确立的“1331工程”各类人才、团队、学科、机构等,实行中期考核,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召开学院科研工作会议,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

32.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全力推进实施“1331工程”,深化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省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能力。针对国家和地方省市需求,立足学院实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协同育人中心建设工作,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做好“1331工程”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化学”学科的建设工作,做好“物理化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两个省重点扶持学科相关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加强“五台山文化”学科群和“五台山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研究队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营造合力攻关、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

33.加大科研专项经费投入。多渠道增加学院科研工作的投入,设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创新创业、实习支教研究、“1331工程”建设等专项经费,确保科研专项经费占学院发展经费总额的比重持续增长。加大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同时,以争取国家基金项目为重点,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确保项目总量持续增长。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争取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项目。力争本年度获得国家级项目2项以上,省(部)级项目40项左右,横向合作项目15项左右,到账经费总量达到300万元左右。

34.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成果转化率。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高质量专著。力争在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0篇左右,其中SCI、SSCI、CSSC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篇左右,出版学术专著20部左右。争取实现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以上;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明专利2-3项。切实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5.加强文献资料建设和利用工作。进一步充实图书馆馆藏数量,优化馆藏结构,倾斜支持各系部、研究所专业资料室建设,不断提高馆藏质量和纸质文献的利用率。举办各类数据库利用讲座,提高数据库利用率。

八、主动投身转型综改和区域发展实践,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36.推进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聚焦我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攻方向,以适应忻州市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着力推动“忻州特色农副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忻州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力争在忻州市功能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大数据建设,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大数据领域技术研发。加大区域文化研究力度,大力推进五台山文化协同创新,力争在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产出一些高水平突破性成果。

37.全力促进咨询服务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走出去”战略,全面推进科研工作与服务地方有机衔接,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技术咨询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能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

38.提高社会急需人才培养能力。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应用型紧缺人才、急需人才的培训,支持各系和研究机构根据实际发展目标和建设需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及技能鉴定等工作,鼓励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与学校开展人员的互聘与流动。

九、奋力实现师资队伍和办学空间两大突破,着力补齐发展短板

39.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重、以引为主”,以引进博士和“985”院校优秀硕士研究生为重点,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制定系部、学科团队博士招聘奖励办法,积极申报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全面落实柔性引进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计划。力争引进博士20名,优秀硕士20名,“百人计划”1-2名,培养或引进省级学术带头人1名。支持教师外出培训、进修、访学。以师德师风建设、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创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40.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认真落实好我省和学院现行的人才政策,逐步研制更加符合学院实际、有创新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高层次学术人才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体系。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搭建创业基础平台,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实施薪酬激励倾斜与分配办法改革,完善人才各项保障措施,提升服务人才能力,营造崇尚人才、尊重人才、鼓励成才的良好氛围。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规范编外用工管理,积极稳妥做好编外用工清理整顿工作。

41.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各类人才项目和人才政策,激发学院人才活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的良好氛围。制定和落实学院《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博士考核暂行办法》《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内设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组织实施第二轮岗位聘任工作,做好专科部实质性并入的善后工作。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树立教师队伍良好形象。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师德考评,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严格执行师德“红七条”底线要求,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典型事件。落实“晋教师〔2015〕29号”文件精神,完善教师培训制度,邀请回国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42.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工作。着力实施办学空间拓展工程,努力争取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破解新校区建设遇到的各种难题。积极推进委托忻州市政府代建新校区相关事宜,签署新校区代建框架性协议。推进和完成一期工程970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证办理工作。全力做好二期工程用地指标调规、落实二期工程用地指标、征地等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忻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新校区建设项目剩余前期手续,力争今年新校区破土动工。

十、扎实开展和谐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学院安全稳定

43.维护校园政治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的理念,强化安全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矛盾排查化解台账。深入基层抓落实,联系师生关注民意,加强宣传调研指导,充分听取意见,采取切实措施,以优良作风保证和谐稳定。不断拓宽师生表达诉求的渠道,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好信访工作,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预防与减少矛盾的发生,确保不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

44.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大力推进学院安全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定期对学院进行全面细致排查,特别要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电梯安全、实习安全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突出抓好防踩踏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综合治理。强化校园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推进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演练实战化。科学开展以消防为重点的应急演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安全演练的指导和参与,提高安全演练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完成与省教育厅签订的安全责任书任务,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

45.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经费,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安”,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学院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的监控及报警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防范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学院反恐防范工作,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科学编制,动态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